银川商业新地标砂之船(银川)奥特莱斯。
板上光伏发电,板下生态修复。
原源(宁夏)鲜乳制品有限公司新质乳品精加工项目建设现场。
原源(宁夏)鲜乳制品有限公司新质乳品精加工项目一期进度超过95%。
工人正在操作电缆沟水槽模板支护。
升压站项目建设正酣。
金秋十月,作为经济发展“压舱石”的重点项目,在银川大地正迸发出强劲动能。银川市112个重点项目正全速推进:国能灵绍光伏项目已完成超33亿元投资,为绿色能源注入新动力;砂之船(银川)奥特莱斯开业,引领消费升级成为新地标。
为保障项目推进,银川市严格落实日监测、周调度、月分析,精准研判投资态势,对868个在建项目“挂图作战、亮灯提醒”,推动重点领域投资企稳。
A
重点项目提速
南线物流“动脉”贯通在即 灵武荒地“长出”绿色能源
9月29日,银川南线物流快速通道项目现场,数台大型挖掘机、压路机、运输车辆来回穿梭,工人们紧锣密鼓地进行路面施工。
“永宁段和金凤段自去年8月底开工以来,进展迅速,目前永宁段的主线已基本完工,整个项目进度达到75%左右,完成投资额3.8亿元。”银川市交通运输局建设管理科副科长李昊介绍,“目前,永宁段一标、二标已进入上面层施工阶段,正在铺设最后一层沥青,为接下来的交通标志线划设和路灯安装作准备。”
从高空俯瞰,整个施工区域如同一组巨大的“乐高积木”,各个标段紧密衔接,共同构建着这条未来将极大提升区域物流效率的快速通道。
“我们的目标是在今年年底前实现永宁段和金凤段主线机动车道通车,西夏段开始施工。”李昊信心满满地说。
如果说交通基础设施的加快建设,是银川市扩大有效投资、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支撑。在产业领域,一批彰显新质生产力、带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典型项目,更成为银川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。
位于贺兰工业园区的原源(宁夏)鲜乳制品有限公司新质乳品精加工项目,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。自“百日攻坚战”启动以来,该项目一期工程进度已突破95%,设备安装完成,正进行调试工作,预计10月底试生产、达效。
作为破解乳品行业“卡脖子”难题的关键项目,该项目总投资5.5亿元,投产后日处理鲜奶800吨至1000吨,产品涵盖液体乳、奶酪等,配套冷链物流,将打造集约式智能工厂,重点供应华东及东南亚市场。同时,二期项目今年5月启动土建,预计11月主体封顶,明年投产,将新增乳粉、干酪素等生产线,延伸产业链、提升附加值,形成“一期筑基、二期提质”格局。
奶香的醇厚韵味还未散去,国能灵绍直流配套灵武200万千瓦复合光伏基地项目二期750千伏升压站施工现场同样热火朝天。工人江山龙手持斧锤制作模板,见证着这片荒地从无到有的巨变。
该项目负责人李永亮介绍,目前,2座330千伏升压站和1座750千伏升压站项目建设正酣,正在进行土建工程和设备安装交叉作业;750千伏升压站三台主变已就位,二次舱屏柜固定安装完成,相关电缆正在铺装,整体项目按照里程碑节点施工,确保在今年年底投产并网发电。届时,每年可为电网提供清洁电能约35.8亿千瓦时,可节约标准煤约107万吨,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95万吨,节能减排效益显著。
B
安居畅行并进
城中村改造按下“快进键” 民族街管网扩容排水更畅
在银川市全力推进民生实事、持续增进百姓福祉的进程中,一批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类项目正加速落地。
9月29日,在银川市兴庆区北塔三四六队城中村改造项目现场,8栋高楼傲然矗立。作为银川市政府重点推进的城市更新项目,北塔三四六队城中村改造项目自启动以来便备受瞩目。
“原地原拆原建的10栋楼,目前已有8栋顺利封顶。”该项目经理王嘉鹏眼中满是自豪,“每栋楼高80米、26层,建成后能够满足1052户原住户入住需求,极大地改善居住条件。”
“目前,施工作业面主要集中在主体结构的室内装修,比原计划提前了不少。现场有400多名工人同时作业,确保每一道工序都精益求精。”王嘉鹏表示,项目的提前推进得益于科学的管理和高效的施工团队,“我们一直在优化施工流程,提高施工效率,让居民们早日搬进新家。”
据悉,该项目预计到2027年4月全面完成并达到居住标准。
城中村改造托起百姓“安居梦”,而道路与管网升级则畅通了城市“毛细血管”,持续优化市民的出行体验。
“以前民族街一下雨就容易积水,改造后下了两场雨都没有积水,新修的路开车毫无颠簸感。”经常途经此处的银川市民张晓峰感慨道。这得益于银川市民族街(上海路—铁路专用线)排水管网改造工程。
“此次施工将原有直径800毫米的管道逐步扩大至1000毫米和1500毫米,从上游开始扩大管径,保障排水通畅。”该工程施工二标段项目经理王刚介绍,通过优化管径与管线布局,沿线排水系统实现系统性升级,居民生活污水及雨水排放更通畅。
该工程是2025年国家“两重”资金支持的重点项目,改造道路全长3250米,需新建排水管道3730米。为减少施工对居民出行造成影响,项目分段推进施工,保留临时便道,在各路口提前设置绕行提醒标识牌,安排交通协管员疏导交通。“全部工程预计10月底竣工。改造后,民族街路面坑洼等病害将得到解决,行驶平稳度与顺畅度提升,驾驶体验和出行安全性显著改善。”王刚说。
C
挂图作战发力
升级夜间文旅打造四季宜游城市 力争明年年度投资超1100亿元
9月28日,银川市委市政府召开百日攻坚战视频推进会,一场以实干为导向、以项目为支撑、以作风为保障的攻坚行动正全面铺开。
银川市将精心打磨文旅业态,着力打造“览山—阅海—花博园”城市会客厅级旅游新地标。同时,全力推动贺兰山东麓旅游度假区冲刺“国家级”金字招牌。在激活消费潜力方面,将升级夜间文旅体验,丰富冰雪旅游产品,让银川的白天与夜晚同样精彩,四季皆宜游。
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银川将深挖“紫色宝藏”,推动“葡萄酒+文旅”深度融合发展,通过举办葡萄酒音乐节、红酒马拉松等特色活动,引进培育更多酒文旅融合新项目,为打造“世界葡萄酒之都”注入生动内涵。
下一步,银川将紧盯全市868个在建项目,严格落实“挂图作战、亮灯提醒”机制,确保项目应开尽开、能开快开,尽快形成更多实物投资量。围绕产业转型升级,加快推进包括蒙牛领航级智能工厂、华信达等企业在内的112个重点产业项目,并积极布局新赛道,探索构建“算力+数据”和“算力+算法”双轮驱动的发展新格局。此外,还将围绕重点任务精耕细作,谋划生成一批新项目、好项目,力争到2026年实现年度计划投资1100亿元以上的目标,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坚实保障。(记者 安小霞 王若英 黄英 高晓刚)